徐州汉墓防水设施介绍
作者: 日期:2019-07-02 10:40:55 ESPCMS.COM 点击数:
墓外设置掉室或棺室。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迷惑作用。如火山汉墓、猪山汉墓,竖穴底部开凿撑室,内置器物,而棺室则位于一侧相对较高的位置。再如翠屏山汉墓、大孤山M2等,竖穴底部葬墓主夫人或妾,而墓主的洞室则开凿于一侧。

浏家港陵园,公墓,上海墓园
刻写文字。仅见小龟山刘注墓一处,详见第五章第三节。作为高层的统治者提出薄葬与他们的“开明薄欲”有着一定的关系,但究其根本原因,还是为了防盗,这是其阶级局限性决定的。如山东金乡鱼山发现的“诸敢发我丘者,令绝勿户后”刻铭‘’”,的目的一样,只是表达方式较为委婉。
尽管占人对墓葬的修建极为重视,费尽很多心思,如《吕氏春秋》所云:“无不亡之国者,是无不掘之墓也。徐州地区汉墓也多数被盗,特别是等级较高的墓葬,其中诸侯王墓无一幸免,列侯、贵族墓亦多被盗掘,反而是小型墓葬多数保存完整。
防水设施
为保护尸体不朽,防比棺停 .陪葬品及其他设施的损坏,汉代人使用了较多的方法,如使用玉衣等玉敛器等,而修建防水设施是较为实用的措施。
汉代墓葬大多选在相对高敞之地,并有高大封土堆,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,这在两汉帝陵中均有体现,特别是西汉帝陵。徐州地区的西汉墓葬大多修建在山上,由于山石有缝隙,墓室内经常积水,所以防水尤显重要。楚王墓为横穴崖洞墓,其土要是防水墓外的水进入墓室和墓内的渗水。楚王山刘交墓的南部有一条排水沟,残长20、宽2米余,推测为避免山水冲刷和排放山顶积水而开凿的。其他楚王墓多在墓道的两侧凿有排水沟,如驮篮山M1. M2墓道凿有排水沟,在雨道前平台上凿有内向斜坡,与石裂隙相通,便于排墓道与雨道之水。内部排水主次分明,沟的深浅明显。其中M1前部各耳室水先流入雨道两侧的土千道,其在第二耳室相连,后顺西二耳室北壁到西壁中部,有水口泄入石裂隙;后部各室由次线入前堂北部土干线,后通过东侧廊南部暗沟,入东壁中部的石裂隙。